王银香(右一)在五里墩村调研有机小麦的生长情况,并和科研人员探讨病虫害预防、人工除草等有机种植知识
导读
“我国的农业生产依然缺乏有效区域划分和整体布局,农区和非农区不能有效区分,协同发展。这也使得农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我们及时警觉”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银香伟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银香表示,必须打破农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现状,建议推进农业区域规划、整体布局。
王银香代表认为,我国的农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粮食产量连年高位递增,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村建设进步明显。但是农业生产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农业产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不断逃离;组织化程度低;科技贡献小;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质量不断下滑;农业增收面临瓶颈;整体竞争力不强……这些困境都需要应对和解决。
在王银香代表看来,2016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她表示,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这代表我国对农业区域规划已经提到战略高度,她也认为在中央的推动下,农业的区域规划必能顺利推进,并对此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建议划分农区和非农区。比如东北地区和中原地区都是粮仓,那就重点做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购买国家给予重点支持,而工业企业就可以放在其他合适的地区作为重点产业。
二、在农区内实行农业规划先行。国土、农业、牧业、财政、发改委、交通、水利、民政等部门需要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做好推进标准农田建设、协调民间矛盾、建设基础设施、规划生产居住范围等方面的工作,以使农业规划有效落实。还应在农区内应该以县为单位,进行全局性规划、整体性实施、制度化推行,其规划要有标准、有考核,为大区域、大面积、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做好铺垫。
三、对农区实施反哺政策。对农区的反哺不仅能够激发地方政府和农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还能够有效缓解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四、加强农区产业环境的改善。加大对农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资源向农区倾斜,不断提升农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抹平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打造良好的农区产业环境。
除了着眼于农业“大方向”,王银香代表也把目光聚焦在农村小型家庭养殖场和其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上,王银香代表称,目前农村小型家庭养殖场遍地开花,已经成为部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虽然这对于拉动农村经济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经营者素质有限、养殖场地偏僻等原因,造成了这些小型养殖场的生产、管理、流通缺乏有效监督,这无疑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面对农村小型养殖场存在的滥用激素、抗生素、生长调节剂,养殖产品监管环节缺失,以及疫情多发问题和环保问题,王银香代表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一、建议成立综合监督管理机构。专门的管理机构可以在监督制度上进行完善,负责小型养殖场的审批、备案、经营状况记录以及日常抽检等工作,并且配合检测机构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产品检测证明,保障农村小型养殖场在生产、管理、产品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不缺位。同时要加强基层监管队伍的建设,扩大抽检覆盖面,加强日常检查。
二、建议实行农村小型养殖场许可证制度。要求养殖场在达到一定规模时必须向主管部门报备,以获取经营许可。所有获证经营者要自觉接受监督管理,依法经营。此外,建议尽可能将许可证的获取作为政府服务职能的一项工作,不能向经营者直接或变相索取任何费用,不能因此增加经营者负担。
三、建议完善养殖投入品监管制度。对于养殖投入品实行严格的限制,根据养殖规模和养殖种类设立部分投入品的使用上限,由专门的监督机构进行备案和控制。同时结合行政法规、税收调节等手段,控制养殖户的投入品用量。同时建设养殖产品的全程可追溯体系,落实小型养殖场经营者的主体责任,保障食品源头安全。此外,还要对违规使用养殖投入品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将监管措施和惩处措施有机结合,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
四、建议加强养殖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进行严格监管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风险防控,在金融贷款、保险赔偿、疫情控制等方面为养殖者提供一定帮助。同时,要强化基层的养殖技术服务工作,让更多的养殖者科学养殖、生态养殖,选派人员成立服务队伍,对经营者做定期培训,建立技术推广与服务的长效机制。通过完善养殖业的保障体系,一方面可以降低小型养殖场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其置身于更多的社会监督之下,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消息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