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银香模式

品牌家族

公司动态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20  山东银香伟业集团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16637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济南

加入银香

银香产业

  • 滚动
  • 滚动
  • 滚动
  • 滚动

与天地共生 · 好土地,给你好生活

公司动态

NEWS

打造有机共生经济模式,始终如一为人类做健康产业,实现可持续幸福,让美好的生活代代相传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记“归一”品牌荣膺“中国驰名商标”

分类:
企业新闻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12/15
浏览量

1998年,在鲁西南地区的五里墩村,银香伟业集团旗下的“归一”品牌诞生,从当时的默默无闻,到如今家喻户晓并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在成功和荣誉的背后,是每一个银香伟业人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16年的时间,恰是一代人的青春,无数的风雨磨难过后,归一牛奶的鲜香终于飘进了千家万户。

银香伟业集团始建于1987年,自创立之初就坚持一个核心信念,即人和土地的良好关系是我们幸福健康的根本,并始终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1997年,集团因势利导,进入方兴未艾的畜牧养殖行业,主营液态奶生产销售,“归一”品牌也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

但品牌初创,并无多少人知晓,每天几千袋的订量,使得“归一”举步维艰。面对困境,银香伟业人并不气馁,始终不改“为人类做健康产业”的初衷,靠着一股子韧劲和“超标准、严要求”的质量理念,不断的提升“归一”品质,逐步的扩大市场规模,在低调中前行。慢慢的,菏泽地区的大街小巷多了“归一”牛奶的声音,一句“归一牛奶香,常喝保健康”成为了多少人的儿时记忆,那时的幼苗已成为今日之栋梁,今日的“归一”仍一如当初,用责任陪伴更多人成长。

“归一”品牌的成长之路,也见证了银香伟业人对于健康品质的不懈追求。从进入畜牧养殖业的那一天,企业就把好土地视为健康之源,坚信好牛奶是“种”出来的——只有土地好了,我们才能种出好的植物,为牛只带来好的饲料,提供好的奶源,生产健康产品。随后,企业加入“员工第一”的理念,培养每个人的诚信品质和责任心,“管”出好牛奶。如今,银香伟业又制定出“牛只全寿命周期健康源头控制”,加大牛只淘汰率,让最健康的牛只生活在最舒适的环境中,产出最好的牛奶。从重视质量基础到开发质量价值,从追求质量卓越到建设质量文明,银香伟业始终把质量之路当作发展之路。“双源头质量控制模式”、“3 1”质量管控模式,每一次质量管理上的创新,都成为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

一个品牌的创立和发展不容易,能够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品质更不容易。“归一”的成名从来都不是一步登天的奇迹,银香伟业人不走“捷径”,不靠广告打名声,而是以真诚和品质赢得了万千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百丈高楼平地起”,“归一”的地基就是质量。不靠华美的包装,只有朴实的内在,“归一”在现今繁华但浮躁的市场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却又是如此的难能可贵。

每一个成功的品牌都有自己的历史,十几年的积淀让“归一”有了今天的醇厚和香甜,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内涵。16年时光飞逝,如今很多事物变了模样,天已不像当初那么蓝,水也不如当年那样清,那时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已经很难找到当年熟悉的味道,但是“归一”还是用始终如一的品质给我们保留了那一份甜美的记忆。一位离开家乡多年的老人,曾因一包“归一”牛奶而泪流满面,因为这包牛奶让她感受到了几十年前的甜蜜。为了留住记忆、留住美好、留住健康,企业独创了“从土地到餐桌全程循环产业链”,并持续不断的对土地进行无偿改良,在商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没有迷失最初的方向和愿望。在为了发展导致环境普遍恶化、土地不堪重负的今天,鲁西南仍能有一片蓝天、一汪碧水,仍可见绿草如茵、土肥畜壮,与银香伟业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

当你努力追求卓越,成功会自然到来。十几年来,“归一”品牌依靠出色的管理体系和永不停歇的质量追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2005年,“归一”第一次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称号,随后又两次斩获这一荣誉;2011年,集团荣获了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实现了菏泽市这一奖项零的突破;如今,“归一”品牌又荣膺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中国驰名商标”,这是对品牌背后每一个努力付出者的最好肯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伴着岁月之弦的弹拨,“归一”品牌已经十六岁了,变的是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变的是对品质的坚守和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幸福”的愿望。王银香董事长常说“食品”的“食”就是“人”加“良心”,没有良心或者良心坏了就不要干这一行。‘归一’必定会朝着既定的方向,用良心和品质传递更多的幸福和健康。

 

LATEST NEWS

最新动态

省派四进工作组到企调研
省派四进工作组到企调研
3月23日,省派四进工作组曹县工作支队队长、省委政法委干部处二级调研员霍孟伟一行到企调研,银香伟业董事长王银香陪同。






 


工作组在企业办公楼召开会议,王银香董事长介绍了带领群众发展奋斗的经历,并指出企业也要紧跟党的步伐,恪尽职守,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这些年,银香伟业坚持农牧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在有机种植、土地改良、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工作组对此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忘初心,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技术创新有限公司考察组到企调研



 



3月30日,中国技术创新有限公司董事长贾东明率考察组到企调研,县委副书记朱宪龙陪同,集团公司总裁于沧龙接待。







在归一有机鲜生活体验店,于沧龙总裁向考察组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经营理念,银香伟业多年来依托农牧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产业创新新路径。考察组对企业通过创新带动发展的做法表示赞同,希望企业继续运用农村资源优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现农牧业多层次发展,并希望在科技领域实现双方交流合作。企业今后将加强有机及富硒农牧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到企调研



 



3月31日上午,菏泽市人大教科文卫委调研组一行来到企业,银香伟业总裁于沧龙陪同。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银香伟业百澳牧场,于沧龙总裁就企业发展理念、科技创新、学生饮用奶等方面的工作做了汇报。多位代表委员表示,银香伟业多年来在产业升级和教育帮扶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一直用优秀的产品保障学子的健康,赢得了社会认可。下一步希望银香伟业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质量第一,继续强化自身的美誉度和竞争力。

速递丨公司召开“精准选人”培训会

3月22日下午,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的精准选人培训会在企业召开,王银香董事长、于沧龙总裁与公司管理层人员参加本次会议。公司通过与德锐咨询公司的合作,进行了公司战略、架构的梳理,对于人才的精准把控逐渐成熟,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系统化、精细化。为提高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公司组织人员赴南京学习,将学习的成果分享至管理层人员,提升管理者对于人才的甄别能力。







会上,人力资源部同事通过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机会成本三个方面的分析,让大家认识到了错误招聘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再次提到了在企业的发展中,每一位管理者都是人力资源管理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直接负责人。随后,从精准选人的六大关,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在招聘中如何甄别人才,如何向应聘者精准提问,让面试官在面试中更快更好地掌握应聘者的情况。通过应聘者以往的成功行为来判断人员“冰山下”的素质是不是符合公司需求,从而达到精准选人、选我们想要的人的效果。



会议最后,于沧龙总裁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公司的发展最终会回归至人,对于人才的把控至关重要,关键的一步抓好了,后面的每一步自然而然就会很顺利。未来,我们将在德锐咨询的陪伴与指导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打造业务精良的人力资源队伍,强化组织能力建设,更好服务公司发展以及战略目标实现。

王银香代表:拓宽致富路,做大产业好平台
【笃行不怠 不负人民】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向总书记报告自己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心得体会,这场景一直温暖着我、激励着我。

那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我向总书记汇报了我们村的实践探索。总书记的嘱托带给我很多思考,开阔了眼界、坚定了信心。

回村之后,我的思路更明晰了——乡村振兴要围绕着“有事干”“有人干”“怎么干”“乐于干”“领着干”来做文章!

“有事干”就是要发展特色产业,带领老百姓致富;“有人干”就是要培养和留住人才,让村庄活跃起来;“怎么干”就是要根据实际,寻找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乐于干”就是要提升村民技能和素养,让大家从思想上愿意干事创业;“领着干”就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让基层党员当好乡村振兴一线的指挥员和战斗员。

这“五个干”的能量可不小,它推动着小小的五里墩村发生巨变。我们村以奶牛养殖为基础发展乳制品生产,同时将牧场的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料,用来改良和培育土地;从土地上种植的优质农作物,再供给牧场,用来饲养奶牛,由此形成绿色循环。五里墩村逐渐走上了农牧结合道路,发展有机农业,建起村办企业。

现在,我们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了!我们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了存栏奶牛3万头、种植基地5万亩的规模,日产鲜奶300吨,培育改良土地十余万亩,每年可以实现税收1000多万元。

过去,五里墩村主要发展基础产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这几年我们一直探索在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农牧业附加值等方面下功夫。我们利用村里的有机土地建起了30座蔬菜大棚,创建了生鲜品牌;我们的牛奶品牌开启了新零售渠道建设,包括线上官方旗舰店、直播带货以及线下有机鲜生活体验馆等,不仅将五里墩的健康食品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也给村民带来了新的致富渠道。2022年,五里墩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

产业发展为培养和留住人才提供了空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毕业后愿意回到家乡干事创业,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今后,我将继续和村民一起奋斗,拓宽村庄致富路,做大产业好平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大步前进!



来源:光明日报


王银香代表:“淘宝村集群”让部分乡村实现人口逆势增长
来源:3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黄书波、张典标、袁敏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家在村里的企业为了抢夺人才,竟然开出每月15000元的底薪,年终有奖金,过节还有福利……”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曹县磐石街道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说,电商促进了农村人口就业,推动了人口逆势增长,促进了乡村振兴。她建议,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五里墩村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平均每人一亩多盐碱地,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靠着发展有机农牧业,五里墩村摆脱了贫困,所产的乳品、果蔬在曹县打出了名号,但因为非农就业机会少,年轻人还是喜欢外出打拼,村里留下的都是中老年人。

2018年,曾在上海从事新媒体工作的谢继磊来到五里墩村洽谈合作,提出发展电商售卖有机乳制品的设想。

“当时也不懂电商该怎么搞,也不知道能不能行。谢继磊和我交流了在上海的从业见闻后,我当即鼓励他放手去闯,有什么困难尽管说。”王银香回忆。

谢继磊没有辜负村里的信任,销路打通的头4个月就创下了200万元销售额,年销售额最高时达到1600万元。这些年,五里墩村靠着产业融合发展,吸引了200多名大学生带着新创意、新想法来村里就业创业,实现了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

在这些年轻人带动下,五里墩村创建了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有机鲜蔬品牌,会员可通过小程序在线预定新鲜蔬菜,此外还建设了59家“线下体验馆”,门店及电商年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

 

来源:新华社
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先整合、再分配,提升农田质量和利用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菏泽曹县磐石街道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

先整合、再分配,提升农田质量和利用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土地作为农业最基础的资源要素,一方面需要加大保护力度,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依然是以“小、零、散”的方式为主,严重阻碍了农业的产业升级和价值提升。

针对如何提升农田利用效率这一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菏泽曹县磐石街道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进行了调研思考。她通过在我国中原地区调研发现,一户农村家庭一般能分到8-10亩田地,但是这些田地还不集中,往往会被分割成不同位置的多个地块,农田里多出了很多地埂,耙、犁、种、收都不方便,严重影响机械化作业。小零散的作业方式,也使田地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困难,田间道路被侵占,甚至地头的引水渠也被人填平据为己用,水、路不通经常导致旱涝问题。

为了更好地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王银香提出以下建议。

对农田实行“先整合、再分配”,提升农田质量水平和利用效率。“先整合”是指根据村、镇等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对农村土地进行集中测量和统一调整,整合完成后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集中建设农用基础设施,包括沟渠、管网、道路等。这一过程中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不能减少原有农田的总面积,二是注意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相结合。“再分配”是指做好土地整合之后,再根据农民原有农田面积进行重新分配。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两个方向:一是对选择自主经营的农民,要采取就近原则(靠近居住区),并引导他们走生态农业、体验农业、精致农业的道路;二是对有选择流转经营意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他们选择远离居住区、价格相对低廉、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地块,增加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先整合、再分配”的优势在于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同时,还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农田的质量水平和利用效率,也便于下一步农业的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考虑和移风易俗工作的结合,并求真务实地做好对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验收,使农田释放更多的生产、生活价值,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记者:杨钰

编辑:程明

监审:郭平稳、蔡薇萍